食譜首頁 國外食譜 便當食譜 飲食養性 特色食譜 做菜技巧 烹飪知識 飲食文化 美容瘦身
各地食譜 煲湯羹粥 夏日美食 食色男女 營養飲食 伊人美食 廚房秘笈 調理食譜 飲食禮儀
人群食譜 飲料甜品 火鍋配方 素食食譜 中華菜系 家常食譜 特色小吃 飲食健康 成人聊天
  • 欄目分類 ≥
您現在的位置:主頁>飲食文化> 文章:

臘八食俗各地飲食

約在南北朝時,我國民間受佛教寺院臘月初八吃「七寶五味粥」的影響,形成了吃「臘八粥」風俗。

每逢農曆十二月八日,古代寺院要取香谷和果實等雜煮成粥糜敬佛,民間也傚法在臘月初八煮這樣的粥吃,以消災除病。宋代杭州民間的臘八粥是用「胡桃、松子、乳蕈、柿、栗之類」和米煮成的(見《武林舊事》)。

明清時各地盛行吃臘八粥。臘八粥名義上要湊滿八樣原料,但也不拘泥,少煮四五樣,多者十幾樣均可。有些地方的臘八粥,是糯米、紅糖和十八種乾果、豆子摻在一起熬煮的,十分隆重。

用蓮子、銀杏、花生、紅棗、松子加上姜桂等調料摻入大米煮成臘八粥,取其有溫暖手足、滋補身體的功效。也有用豇豆、金針、木耳、豆腐、茨菇等煮成的臘八粥,這些是「細臘八」。普通人家吃的臘八粥,在米中摻入青有、黃豆、蠶豆、豆腐、胡蘿蔔、荸薺煮成,是所謂「粗臘八」。

我國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地地方,人們不吃臘八粥,而是吃臘八面。隔天用各種果、蔬做成臊子,把機務擀好,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。有些產玉米的山區,逢到臘八,以玉米代替稻米,做成「臘八麥仁兒」吃。

摘自飲食品網

    上一篇:辣椒的藝術各地飲食  下一篇:快樂幸福的婚禮蛋糕各地飲食